相信很多小坪數的家都有空間規劃的困擾,尤其房間設計、怎麼隔間,都非常挑戰設計師的功力。但若是租房子,或是無法改變格局時,又該如何解決小坪數的煩惱呢?
本書介紹
今天主要是分享『小卻美好的23種小屋空間提案』一書的閱讀筆記,本書是日本知名租屋網goodroom和攝影師/作家 大山顯先生,本書透過俯視法來分析格局、裝潢和擺放重點,以找出生活風格,打造5~18坪的溫暖系小屋。以下是我自己從書中整理出來的一些小技巧!提供大家參考~
小坪數空間放大術
1. 利用家具做隔間
若是一整個開放式的空間,常見像是10坪以下的小套房,想要保有隱私、又不想要有壓迫感,最常見的做法即是利用『家具』來將空間區隔。
在家具的挑選上,高度不宜過高,建議不要超出身高過多。或是可用簍空的層架製造穿透感。
書中還有提到很多不同的方法,像是利用燈具軌道吊掛一排的植物,儼然就形成了隱形的一道牆。
2. 重心放低
包含家具的材質,選擇框架較輕薄的層架,視覺上也會顯得較為輕盈。另外,因為小坪數平面空間有限,所以許多人會垂直收納,這裡有個小技巧,就是高於眼睛上方的層架,只放少量擺件、不要放書。也避免頭重腳輕的壓迫感。
圖片來源:博客來
還有像是上面幾張圖片,除了櫃體外,所有的家具高度都不高,讓四周不會有擁擠的感受。
3. 留意通往窗戶的視線
一般來說,我們會因為屋子中間想要保留空間的最大化,通常會把較高的櫃體推往牆邊兩側,最好放置在轉角處才不會顯得突兀。但小坪數的規劃可能跟你想的不同,若空間沒有牆面區隔,櫃體是可以好好發揮分區的作用。
並且,放眼望去,櫃體由高而低往窗戶方向配置,窗戶照進來的景色和採光,更能讓空間放大。
4. 統一顏色、素材
小屋擺設及收納不顯得凌亂的小秘訣,就是統一顏色及素材。當凌亂感減少了,物品擺設很輕鬆地融入環境,此時就有空間變大的錯覺。
顏色選擇上,尤其床單、窗簾、衣櫃等,會佔用到大面積的物體時,搭配淺色是相當明智的選擇。但不可能所有東西顏色都一樣,所以可以試著找出一個空間的『主題色』,即使擺設多樣複雜,視覺上也會有協調感而不至於覺得雜亂。
而主題色或主要素材的選擇,就可以找佔用面積最大的部分來決定。例如剛剛提到的床單、沙發、牆面等。
5. DIY家具
由於小坪數的關係,在有限的空間中做擺設是需要斤斤計較的!甚至畸零的角落也不能放過。有時候需要的櫃體尺寸不大,怎麼樣都找不到合適的家具,這時候不如就來DIY吧!
有屋主DIY餐廚櫃,將高度低於廚房檯面,從客廳望過去看不見一絲凌亂。
有屋主在房間角落自製書桌,完美的大小正符合需求,也有效的利用空間。
有屋主DIY訂製閣樓間的衣櫥,他說『家具應配合房子打造』。
對小屋來說,這無非就是空間利用的最好方法!
要點整理
書中介紹了許多類型的小屋,每個都有屋主在空間上不同的考量,有的是為了小寶寶搭配的空間、有是為了心愛的植物,也有人把廚房當作家的重心。
無論規劃是哪一種,小坪數的擺放重點綜合來說,便是:
- 對空間利用、家具選擇的取捨。因為小,所以更要妥善抉擇!
- 發現書中的案例幾乎沒有做固定式的系統櫃,對家具保有調整的彈性。
- 眼睛所及的視線保留空白。讓視覺上呈現空曠感。
本書適合對象
本書,作者透過由上往下的呈現,更能清楚地看到居家風格,以及擺設對小坪數空間的影響。對於任何人來說,都是實用的一本書。但我認為,由於存在著台日差異,可能較適合不介意風水的人。另外,因為很多佈置是影響整體風格呈現,家中若有小孩,光是收納就是一大課題了!所以,這本書也許更適合單身或兩人世界的小屋。
至於我本人,原本就對日本文化、日式居家風格相當喜愛,光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樂趣已經相當有收穫了!
想看更多居家閱讀筆記,記得持續關注喔!
延伸閱讀: